磷轉化率平均提升0.79個百分點,每年可為企業帶來約600萬元的經濟效益,節約磷礦石6000噸、減少磷石膏固廢10000噸……經過14個月的探索改進,我市“工業大腦”首個試點示范項目——六國化工公司“磷酸萃取率提升大數據應用項目”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11月12日下午,該項目通過銅陵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驗收。
去年,六國化工投資約500萬元,和阿里云合作,聚焦“磷酸萃取率提升”這一企業生產中的瓶頸,經過14個月的數據采集、數據建模、推理驗證、過程反饋等步驟,依托阿里云大數據計算平臺和ET大腦大數據體系,通過數據實時上云和大數據算法應用,得到物料添加最優解,實現大數據、算法直接應用于生產環節,直接關聯生產車間的工藝參數,推動“經驗指標”邁向“數據指標”,實現“減排不減產,增收不增耗”的經營目標。
在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該項目從全國1700多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百家大數據優秀案例”;11月6日,又在2019年產業互聯與數字經濟大會暨第二屆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大會上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典型應用案例。
六國化工與阿里云計算公司將以此次項目驗收為契機展開深度合作,結合化工企業行業特性,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手段,在互聯網+應用、生產制造協同、環境綜合治理等方面探索出適合六國化工自身發展實際的數字化轉型道路。(吳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