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四季度以來,磷礦石市場持續保持高景氣態勢。據百川盈孚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25%磷礦石的市場均價已達到785元/噸,較年初上漲了2.6%,與6月初的價格低位相比,漲幅更是達到了9.0%。同樣,28%磷礦石的市場均價也達到了949元/噸,較年初上漲1.3%,較6月初低位上漲1.0%,顯示出市場的強勁需求。
儲量有限,產量持續增長
我國磷礦資源雖然在全球排名第二,但儲量僅占全球的5%,約為38億噸。與摩洛哥等磷礦資源豐富的國家相比,我國的磷礦儲采比僅為36,可持續保障能力相對較弱。然而,近年來隨著下游磷肥和新能源材料需求的增長,我國磷礦石產量卻持續增長,從2020年的0.89億噸增長至2023年的1.05億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7%。
為了提升磷礦資源的可持續保障能力,政策層面給予了高度重視。2024年初,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推進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實施方案》,旨在完善磷礦資源市場配置和礦業權出讓制度,支持優強企業整合中小磷礦,推動技術落后、效率低下、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磷礦企業依法依規退出。這一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提高了磷礦作為戰略保護礦產資源的準入壁壘,預計行業將逐步出清落后小產能。
同時,在供給新增方面,雖然目前國內在建、規劃建設磷礦石產能達到6525萬噸,但項目的落地確定性和實際投產進度仍有待觀察。特別是新建項目的開采證以及后續安評、環評、能評等審批節奏,可能會影響部分項目的實際投產時間。
雙輪驅動,磷礦石市場前景廣闊
從下游需求來看,傳統磷肥需求呈現出剛性特點。在極端天氣、地緣政治、貿易保護主義等多因素擾動下,我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糧食種植面積持續增長,作為三大傳統單質肥之一的磷肥,整體需求有望穩中有增。
此外,新能源領域對磷礦石的需求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磷酸鐵鋰需求快速增長。2019—2023年期間,磷酸鐵鋰國內需求從10.7萬噸增長至170.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98.8%。目前,磷酸鐵鋰在建和規劃新建項目仍較多,隨著這些項目的陸續投產,預計磷礦石在新能源領域的需求將會持續增長。
磷礦石市場在高景氣運行的同時,也面臨著資源有限、政策調控和下游需求變化等多重挑戰。未來,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和下游需求的持續增長,磷礦石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穩定發展態勢。(來源:中國農資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