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以來,部分化肥原料價格反彈。截至9月6日,多個地方的合成氨價格漲幅已經超過每噸300元。化肥原料價格反彈的原因是什么?會不會影響秋季用肥?
合成氨是生產氮肥和磷肥的重要原料。8月底以來,合成氨價格再次反彈,截至9月6日,多個地方的價格漲幅已經超過每噸300元。以山東市場為例,8月底合成氨的成交均價為每噸3200元,到了9月6日,價格則漲到了3560元。金聯創分析師李玉博認為,合成氨價格反彈一方面原因是目前華東和華北地區部分合成氨企業檢修比較集中,造成短時供應減量,市場看漲甚至炒漲氛圍濃厚。另一方面則是和出口增加有關。李玉博介紹:“目前中國的合成氨出口價格(離岸價)在每噸700-750美元左右,相對國際上其他地區主流價格具有明顯的優勢,正在不斷吸引印度、韓國、越南、菲律賓、泰國和南非等地區接受進口中國合成氨,明顯緩解了兩湖地區周邊的供應壓力,也對合成氨價格上漲起到了一個支撐。”
此外,在合成氨的上游,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也在漲。亞洲煤炭價格上周五創出歷史新高,達到去年同期的3倍,帶動國內煤炭價格相對堅挺。天然氣方面,截至9月5日,液化天然氣價格已經上漲到每噸6022元,最近一周的漲幅達4.58%。
化肥原料價格反彈會不會影響秋季用肥?李玉博分析,原料漲價意味著我國化肥企業生產成本增加,隨著秋季備肥啟動以及冬儲行情臨近,部分品種化肥的價格將會上揚。以中小顆粒尿素為例,價格最近一個月每噸已經上漲了200多元。不過李玉博說,化肥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秋季用肥完全可以得到保障。李玉博表示:“隨著檢修的合成氨企業復工,貨源供應預期增加,合成氨市場繼續大漲還是有一定阻力的。同時,今年化肥出口量大幅壓縮,在出口法檢持續下,后期出口預期不足,加上社會庫存充足,秋季用肥完全可以得到保障,不會出現因為貨源緊張導致化肥行情大漲的局面。”